置頂公告
        搬家~http://pusyuan.blogspot.com/搬家~

行銷期中作業

|
可口可樂行銷分析

指導教授:謝寶泰 教授
班級:設三A
23965019-胡埔璿
23965032-邱鈺茜
23965015-李畇萱

產品決策

起源:一八八六年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人-約翰潘伯頓以一枝木槳,在四十加侖的大銅鍋內,攪拌出只要加碳酸水就能在蘇打水飲品店出售的深色糖漿,這就是可口可樂的原型,後來經由合夥人羅賓遜加以包裝開始販售,造就出Coca-Cola。

佈局:
1957年,美國在台投資中美汽水廠,專供駐華美軍飲用。當時在民間的「可口可樂」需透過層層關係才能從當時的美軍用品專賣店中取得的高檔飲料。
1989年,英商太古集團加入成為主要股東之一。
1994年太古飲料有限公司取得公司78%的股權 。
1995年4月改名為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台灣「可口可樂」股份有限公司的高雄廠完工啟用。之後更於桃園設立新廠以降低成本、改善效率,來因應客戶和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產品塑造:
1915 Alexander Samuelson發明曲線,1955年Raymond Loewy重新再設計可樂曲線瓶。在形象的強化與維護方面,是要讓全世界消費者肯定其「唯我獨尊」的領導形象,並使顧客與有榮焉。由於可樂利用其強烈氣泡與味道的口感創造出符合年輕人追求刺激的特質,而這項產品優勢,在可口可樂強調年輕、奔放的廣告中,不斷被突顯出來。

價格決策
導向:
飲料產業是一種銷售量導向的生意,銷售量之多寡直接影響生產公司的利潤與發展。即使是可口可樂,也必須仰賴有效的行銷策略。由於可口可樂20%的生產公司及80%的公司利潤,均來自於美國本土以外的國家。差異化行銷便成為該公司提升各產品銷售量及超越競爭對手的最佳利器,而多國性本土化的行銷活動,更是可口可樂公司引以為傲的傑作。

分級策略
為了區分各國家通路上的不同,可口可樂利用包裝做出差異性行銷,更在價格上做單位的調整,以避免各行銷通路在價格上的直接競爭。可口可樂在發展和管理特許裝瓶廠、分銷商和零售方面,投注了一世紀以上,這項成果讓我們在全世界許多不同的地方都買得到其產品。可口可樂的價值不僅來自製造「優良軟性飲料」,也來自付得起的尊貴享受,體驗可口可樂的超值感覺。



通路決策
源頭:
一百多年前,當時的可口可樂老闆坎德勒(Asa Candler),以一美元的代價,把可樂特許權賣給一家獨立裝瓶公司,可口可樂就此展開了鋪展產品的程序。

非成品通路:可口可樂為了壓低營運成本,發展出只製造生產濃縮糖漿,賣到世界各地的合作廠商、再由他們製作出最後的成品。而各地的廠商只要把原廠的濃縮糖漿、加上水與糖(或是代糖),最後裝罐前,再打入二氧化碳。用這個罐裝成品賣到各地大盤商、零售商、販賣機、餐廳等。

觸角延伸:
主要通路:大盤商(大賣場、量販店)
零售商(便利商店、超級市場、軍隊營站、販賣機、餐廳及全聯社
次要通路:傳統柑仔店
新興通路:自2004年開始重點發展餐飲通路,像速食店、小吃店、中高檔餐廳、泡沫紅茶店等,其中較為大眾所熟知的即是梅子可樂與檸檬雪碧。

推廣決策
優勢:
一個形象鮮明的的強勢品牌,不是只擁有垂直產品線的發展優點而已、更可利用品牌做水平延伸,廣至鑰匙圈、馬克杯、T恤、、玩偶、音樂點唱機,任何印有可口可樂商標的產品,皆可成為販售焦點。

基礎:
與IBM的合作,是可口可樂在資料統合上的成就,裡面包含了所有關於可口可樂公司的一切相關資訊,所有的行銷與廣告資料可以讓全球分公司的員工在線上搜尋,這項計劃改變了可口可樂在行銷與廣告活動設計上的流程,讓世界各地的分公司都能擁有一樣的資源,藉此激發出更多創意。

人員銷售:
以zero為例,以一身「爆黑」進入台灣市場。派出推廣人員至人潮集中處,在派樣現場,當消費者試喝、感受產品的口感時,其實就已經對zero具顛覆性的品牌個性,有了初步的認識。

廣告:
以香草可口可樂為例,利用「好奇」的傳播策略作多樣化的行銷活動。「年輕人,就是你,你這麼好奇,一定喜歡嚐點新鮮的,介紹你全新的香草可樂,清涼的可樂加上香草的芬芳氣息,怎麼樣?擋不住吧! Jimmy……。」2003年6月之香草可樂廣告文案。
廣告看板延續電視廣告延伸,文案為「好奇?賞你個暢快,可口可樂香草口味,新上市!」
除大型的香草可口可樂罐外,還有精心設計的自動販賣機,提供給好奇的民眾立即下手購買。
再舉最近zero為例,零的概念,除了在電視廣告影片中不斷強調「O熱量,依然可以可口可樂」,在戶外的廣告看板亦延續相同概念。想要吸引另一群新的消費者,就必須以全新的產品概念來上市,如果只是可口可樂一個產品線的延伸,只會瓜分原來的市場;一旦用品牌概念來操作的話,發展的空間就比較大,才有膽量投入更多的資源。
公共關係
符合目標年輕消費者的喜好,贈品以3C產品、旅遊產品、或者限量產品為主。
與戶外活動結合,增加coke與歡樂氣氛的連結。社區回饋、幫助弱勢族群、非洲愛滋病,慈善捐獻等。


競爭對手比較

















結語:
事實上,可口可樂求變創新的念頭從來沒斷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可口可樂曾對配方作出調整,開發出比老可樂口感更柔和、口味更甜的新可口可樂,結果受到大多數忠實消費者的抵制,成為其發展至今最大的一次教訓。業界人士認為,對於可口可樂來說,世界第一品牌的名氣同樣成為了限制其發展空間的包袱,改變成為了一種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可口可樂誕生於美國,對於本土眾多忠實消費者來說,它不僅是一種飲料的選擇,更是傳統美國精神的體現,影響力和號召力根深蒂固,保留最傳統的就能勝得持久。然而另一方面,對於占有其飲料方面業務利潤近80%的海外市場來說,可口可樂的吸引力既源自於其在美國百年經典的神話,但又不如美國本土市場穩固,需要時刻根據當地市場發展和對手策略的變化進行調整,一旦在產品開發和創新上落後,固有的市場就會大大受到挑戰。正如所有老字號一樣,如何解決傳統與創新的矛盾,成為了困擾可口可樂的難題。可口可樂公司的慣常策略是以新品牌帶出新產品,只在包裝上以可口可樂公司名譽出品的字樣來表現新產品與公司的關繫,或者與其他公司聯手合作推出新產品,目的是力求避免使可口可樂品牌貶值。結果猶如在可口可樂品牌和新品牌兩者之間劃清界線,雖然能減少風險,但也為可口可樂品牌實現增值設置了障礙–––新品牌與可口可樂品牌相對獨立,即使新品牌獲得成功,也未必能為可口可樂品牌增值。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前段時間推出的酷兒果汁飲料可謂相當成功,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酷兒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果汁品牌,把酷兒與可口可樂聯想到一起的,恐怕不多。最近可口可樂公司與雀巢聯手推出了冰爽茶,市場反應如何有待觀察,而一旦成功,最後深入消費者心目中的是雀巢品牌還是可口可樂品牌,這就難以預測了。可口可樂未來還將在國內推出咖啡和奶類產品等非碳酸類飲料,怎樣使新品牌、新產品與可口可樂品牌實現良好的融合,並實現有效的品牌增值,相信是可口可樂的新難題。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8

|
.描述你的網路購物經驗與其他通路之間的差異?
在金錢流方面,提供多種方式付款,包含信用卡、網路轉帳、劃撥、金融轉帳、貨到付款等
在物流方面可選擇送貨到府、指定送達地點或便利商店取貨等。
優點為便利性
之前為了買一部電影VCD台灣已絕版,只有香港才有貨,於是網路下單,要是沒有網購服務我只能親自到香港或扥親友購買。
缺點是時效性,如果今天在住家附近就有販賣墨水匣,且只要十分鐘車程,而網購服務卻需要一個禮拜的工作天以上,取決在於個人對商品的急切性與金額的衡量。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7

|
假設你要在三民路開婚紗店,你的通路策略會如何?
現今的婚紗市場已定形成傳統產業了,所以一直無法創新,我感受到其拍攝過程有一套既定公式,動作一樣表情一樣,換的是什麼?換的是服裝人物,以及服務的品質,像機的規格高低,美編的成熟度,這些都是固定的。
我會想要做的,不只是內拍及外拍的影像而已,這些都太過表面太過膚淺,內拍一天完成,外拍也是一天搞定,難道說兩個人的相遇熱戀到結婚只有這樣,在一台無意義的鏡頭前,穿著誇張的服飾,做出一生都不可能會做出的無意義表情動作嗎?
我規劃出以生活切入婚紗,期限不定但是至少拍攝過程有一個月,由兩個人出外遊玩的時候,攝影師幫助拍照以捕捉最真實的影像,完全自然不作假。
這裡提出異業結盟,做多角化策略經營,因為外拍的時間較多,所以可以選擇幾個品質不錯的飯店及風景區作為策略聯盟,當作廣告據點,產生雙方互利的活動。並提出寵物攝影,由於寵物的飼主,普遍都較肯花錢供寵物享受,可提出套餐組合方式做銷售。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6

|
描述一中街的行銷通路之特色。
以一中街為起點,緊鄰中友百貨,三民婚紗路,中山公園,且附近有台中技術學院、台中體院及台中一中,市場的定位我劃分出兩個區塊,在一中街由於主力打的是學生族群,商家大多走單價較低的小飾品,餐飲消費也較低價,以小店面為主,規模都不大

而出了一中街這塊區域之後,越往外便價格越高,開始有高單價的商店出現,商品路線開始精緻化,風格化,由中友為主導,帶領週邊商家拓展出高消費族群的消費型態。
在這裡融合了平價與精品的消費市場。
直到出了雙十商圈這塊區域,便不再是一中街的消費型態。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5

|
面對中國廉價傢俱,台灣的傢俱業者應採何種行銷組合策略以因應?
對於廉價策略,台商不能一昧的以價制價,這樣會導致市場機制失調,最後台商會徹底崩盤。台灣應該發展出自己的一條獨特之處,大陸以低廉的家具進攻台灣市場,這幕後代表的涵義有很多,其中包括使用廉價勞工包括童工,原物料的使用是否是正當管道?品質有沒有保障現?
現今已有大多數人拒用MIC的商品,其理由是擔心買到黑心貨,台灣今天已邁向高生活水準的世界,已經無法再走回廉價的路,我們應該開發出更多的專利,並以高品質以及優雅的設計嶄露頭角,不妨多參加國際設計展,以打開知名度。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4

|
你認為網路對購買高價品如汽車的通路有何影響?
大眾對網路的感覺,是提供更便捷的服務,但有些特定商品還是必須現場使用或觀看,才可做出購買行為的決定,如高價商品,有鑽石、汽車、房產等。
網路在這裡扮演的是輔助的角色,理由有二:1.預先得知商品訊息2.加強商品印象。
如永慶房屋推出的360度看屋,即是房產界先驅,對於消費者而言,商品可由網路得到相關訊息,如規格、顏色、外貌、功能等,並鎖定欲購買的商品做比較。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3

|
試舉出國內哪三家公司是兼具生產者及通路中介者。
家樂福倉庫→家樂福自有品牌
宏碁電腦→宏碁銷售據點
統一超商→統一物流

事實上統一集團所涉及的領域很廣泛,可以說是執牛耳的一家企業體
以下附上統一相關企業的連結真的很厲害(誇張)
http://www.uni-president.com.tw/up/1-2.asp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2

|
描述你在國內做二日遊所可能經歷到的行銷通路。
舉凡一早出門的早餐店、加油站、便利商店、商店街、遊客精品館、餐廳、高樹公路旅客服務中心、車上聽的廣播、路上看到的招牌廣告、網路查詢售票定價、電話/網路訂房、飯店的設備(毛巾)。
基本上只要人一起床,進行活動時,就會接觸到行銷通路的侵襲,無可避免,無論是否出門遊玩或上班工作,甚至小到到家裡的信箱拿郵件、收發MAIL比比皆是,除非躲到深山當原始人。

行銷元素之三:通路01

|
郵局賣郵票的可能通路是什麼?
有郵局本身販售、便利商店、書局、雜貨店代售,
比較特別的是郵局還推出首日封郵票套組,以郵寄方式直接送達訂戶指定地點(家中)。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6

|
描述你在網路銷售商品的定價經驗或你所觀察網路銷售商品的定價原則。
網路商店基本上比實體商店少了一項場地租金的成本問題,在同一項商品的定價或許會比實體商店便宜且網路有所謂的集體團購價,集合一群不相識的人一起購買同一件特定商品設在實體商店無法看到的。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5

|
你認為台中市的公車應如何訂價才合理?
基本上我覺得應該免費才對,不過這一切都是想像,現在油價持續飆高,要不用錢還真不可能,理想與現實真的擁有許多差異,如果真的要收費我想分段收費是最理想的一段五公里售價五元,這樣比現行的售價還便宜許多,或許可以吸引不常搭乘的民眾來共乘,虧損的部分由企業資助在車體上打上企業廣告做回饋。
這個世界到最後,由於能源的浩劫,在替代能源未普及之前,或許會回歸小社區的生活型態,大家開始比誰騎的捷安特有碟剎,輪胎有abs系統,車燈開始以人力發電。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4

|
你認為在戲院以不同價位分出貴賓位及普通位,對營收會有何影響?
基本上應該視戲院的落點在何處而定,如果在高消費高生活水平的區塊,劃分出有貴賓位可以增加營收,人們對於購買消費高價格的產品,有產生出高貴的身分地位意像。但如果位於較一般的都市區,如果再劃分出貴賓區時,我認為由於市場的消費體質原本就不同,將很難創造出傲人業績,且在原本的有限空間內在規劃出一區無人問津的貴賓區,由於門票販售不出去,將導致營收業績下滑再加上成本、裝潢、維修等,其利潤會無法支撐導致結束營業。舉例,喝一般礦泉水,與喝深層海洋水或者冰河水一樣可以解渴,為何要選擇喝較貴的海洋水/冰河水。同理即可得知,市場反應將會不如預期。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3

|
請以供需理論說明颱風過後蔬菜的價格為何會上升?
假設當供應本身產量一定,變數為需求量時會產生以下結果
當供應<需求,此時價格偏高,
當供應=需求此時由於市場供需穩定
當供應>需求此時價格偏低
由於颱風前民眾預期葉菜類產量減少,便會有預設心理開始大量購買,導致價格上升,而颱風過後由於農作物受損,產量減少,且無法於短時間之內恢復產量,但一方面市場卻有一定的需求量,所以產生出颱風前後的價格上揚。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2

|
提出定價與其它3P密切關係例子。
4P指的是產品價格通路推廣,這四種元素是一切商業的銷售本質,舉凡有形的商品或者無形的服務,皆涵蓋在內,故產品定價即是反映出是生產者欲銷售給消費者成本的基本感覺,故用價格來定位。
例如同性質的化妝品SK-II與路得清,其反映出的售價即表現出商品的本質上有其不同之處,
SK-II在商品本身擁有獨家技術PITERA,並且在各百貨設有專櫃通路,而推廣上更重金請出大明星代言以達到金字塔頂層的象徵。

行銷元素之二:價格01

|
《論語‧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只要自己願意學習,即使備了極薄的禮來見我,我也沒有不教誨他的。」
《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原文為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可由句譯來判讀問題的答案:
 子貢問孔子:您有那麼美的玉,您是要將它藏在櫃子裡呢?

或是要等到有好價錢能識貨者才要賣呢?
 孔子回答說:是要賣的,是要賣的,但要等到能出好價錢的人,我才要賣給他!
 第一個問題答案是孔子,因為子貢是以美玉來暗喻孔子,
 並且提出問題。
 第二個問題答案是懷才不遇,
 有句成語說待價而沽,也就是出自於此。
 孔子將自己擬物,物品是等待好價錢來賣出的,
 而自己是等待機會,為世所用。
 孔子懷抱才能,卻未等到知遇之人來重用他,也只能待價而沽了。

行銷元素之一:產品05

|
05.如果一個人是產品,本篇內容來進行產品策略是否依然有效?
有效,在此舉出之前90年代當紅女子團體辣妹合唱團為例
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20世紀90年代中期崛起的英國女子演唱組,成員5人:Emma, Mel C, Mel B, 維多利亞和Geri (後單飛,進行個人發展)。她們的特點就是打破了女子演唱組衣著統一的陳規,每個人以自己獨特的穿著和演唱風格出現在舞臺上。她們的崛起,帶動了「女孩力量」(女力)在世界範圍當中的流行。最令人驚訝的並非是他們在事業上的風光成就,而是Spice Girls一詞和披頭四一樣被收錄在牛津字典中。今年辣妹合唱團重組復出,將於12月15日在倫敦舉辦復出演唱會,演唱會門票於10月1日在網路開賣,短短38秒內,2萬3千張門票全部賣完,可見辣妹這項商品還有足夠的吸金本事,可紅一陣子,但如何在將來長紅並面對上場上的當紅團體西城男孩,真命天女將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行銷元素之一:產品04

|
04.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採用過程在其他社會行為上是否有相似的例子?
以快閃族為例
據英語新造字和句子的網上字典Word Spy,「快閃黨」(flash mob)是一群人在預先約定的地點集合,進行簡短活動後迅速解散,flash mob來自兩個相關用語。一個是flash crowd,意指一班人突然同時進入一個網站,通常是響應一些活動或宣佈;另一個是smart mob,意指一班意見相同的人在無領袖下利用先進科技,例如手機、email和網站組織發起集會。
起源
快閃族於2003年最最早起源於2003年5月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後來擴展至歐洲、亞洲等地。開先河的是美國紐約文化工作者比爾。他形容參加者都是「莫名其妙的一伙」。當他召集了500逾人,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條機械恐龍,5分鐘後眾人突然迅速離去,「快閃族」因此而聞名。但他不承認是領袖,也不認為「快閃黨」可席捲全球,因為整個意念由嬉戲開始,有的是純為搞笑,有的被視為社會或政治活動
flash mob一詞最先在cheesebikini網站一篇題為「Flash Mobs Take Manhattan」的文中出現。「快閃黨」活動策劃人大多數匿名,各地不同。

導入期:
2003年8月,發起全港首個快閃行動,在指定日期時間到旺角一間電器店問店員有沒有遊戲機售賣(該店不賣遊戲機),然後集體拍手叫好後各自離開。但到了行動當天,玩快閃的人只有發起者,一名十來歲的小孩而已。
成長及成熟期:
2003年8月22日,一群外籍人士突然在銅鑼灣時代廣場的麥當勞,集體舉起紙巾並跳芭蕾舞,行動持續了一分鐘,之後四散離開。該行動被稱為全港首個成功的快閃行動。
其他曾被提出的行動有,在尖沙咀鐘樓外喊「我愛香港」、在某超級市場集體拍西瓜等。
組織
香港曾經出現一個名為快閃行動香港分會的組織,於2003年8月8日成立,於同年11月29日結束。該組織曾經發動過7次活動,其中以在尖沙咀鐘樓外喊「我愛香港」的第一個活動計劃最廣為人知,但計劃因過份曝光而被逼取消。其後於8月底至11月底期間先後於香港島、九龍各地舉辦6次活動,其中以9月27日於尖東區舉行的一次最為成功,約有20個參加者到場,而且能夠成功避開記者。惟此後熱衷於此活動的人士越來越少,逼使該會宣告結束。
衰退期
香港快閃熱潮消失原因
香港的快閃熱潮也快閃消失,因素可歸納如下:
香港人對潮流普遍只有「三分鐘熱度」,對新事物感興趣後,隨後很快會失去興趣。 香港人比較害羞,怕被記者攝下自己參予活動的情況,所以只願意做旁觀者。 宣傳幅度難以取得平衡:宣傳太少會太少人參加、宣傳太多會惹來大批記者。最後到了今天快閃一辭似乎已成為歷史名詞,看不到快閃活動了。

行銷元素之一:產品03

|









產品生命週期與消費者對新產品採用過程有何關係?
產品就像消費者一樣都會經過生命的週期。因此產品規劃和行銷組合規劃是重要的。競爭者總是一直持續地發展和抄襲新的構想和產品-使得已存在的產品非常快速地就過時了。產品生命週期是描述一個新產品構思從剛開始到最終所經過的幾個階段。產品生命週期可以劃分為四個主要的階段:
市場進入階段→在這個階段,當一個新的構想第一次被引介到市場中時,銷售額是頗低的。
市場成長階段→產業的銷售額成長迅速,但是產業的利潤才升高就由於競爭者的增加而開始降低。
市場成熟階段→當產業的銷售額起飛而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時,產品便邁入成熟期。
市場衰退階段→新產品取代舊的產品,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有強力品牌的公司仍可創造利潤。
在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呈現雙曲線的圖型。
商品在投入初期所投入的金額較多,利潤較少消費者較少。
進入成長期所投入的成本金額開始減少,利潤與消費者開始增多。
到達成熟期時由於已經成熟且已打入市場,相對的利潤與消費者是最多的時候。最後進入退期因市場已太過飽和或消費者已對商品無新鮮感所以銷售額與利潤開始下降,公司開始做降價促銷,以免產生庫存壓力,此時如果再不開發新商品,將無法維持一定的營業額。開發新的商品時期將視產品生命週期而定。


行銷元素之一:產品02

|
同上提方法,提出新產品失敗的例子及成因。
X-POWER飲料
產品的意識形態過於強烈,只針對特定族群做銷售,無法得到社會大眾認同,導致無法成功打進市場,最後以下架停止販售結束產品生命。根據統計,60%新事業在6年內會失敗,82%很難撐過10年,95%新產品推出會失敗。

行銷元素之一:產品01

|
01.請看工商時報或經濟日報或雜誌,提出成功的新產品例子。
成貫自行車燈 照亮成功路
【台北訊】
  成貫企業為彰化縣秀水鄉間的自行車燈製造商,營收剛破億元、員工約三十四人。這家小公司卻在去年,先後以鋁合金自行車燈與風力發電自行車燈,拿到兩項國際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金獎、德國紅點(Reddot Award 2006)最佳設計獎項,為國內小企業憑藉著設計轉型成功的的最佳典範。
  成貫企業指出,近幾年大陸廠商低價競爭,讓成貫被抽單,獲利被擠壓,面臨轉型之挑戰,該公司決心投入之研發費用即高達二百萬元,約佔該公司資本額三分之一,同時透過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延請大可意念傳達有限公司,以設計為自己產品加值,終於擺脫困境。
  為強化產品的「質」與「量」,成貫企業將鋁合金材質運用在產品設計上,並且將外型由原來方整的形狀,轉為三角錐體,並將體積縮小為原尺寸的三分之一,這這項技術讓與成貫合作二十年的日商丸井商事,將原有OEM的商品訂單,移轉至獲IF設計金獎背書的新產品。即使這項產品定價是原有的五倍,仍獲日商提高十倍訂單量,「設計」的新穎讓成貫企業重新再活躍起來。

哈士奇日記 D1

|
乾媽說 要給我一隻哈士奇
我隨口答應了
在乾媽兒子結婚那天去把她抱回來
身上大包小包的
一個大包包 用來裝小哈
兩雙球鞋
一盒喜餅
無數的結婚禮物
(我在搬家嗎?)
騎上我的50cc小白
從潭子慢慢的龜速的騎回大雅
小哈的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syuan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