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公告
        搬家~http://pusyuan.blogspot.com/搬家~

百家珍系列醋醋 包裝改良

|
 百家珍系列醋 原始設計















 百家珍系列醋改良設計




















 百家珍系列醋 3D模擬圖















 百家珍 作業目標
原有系列包裝的瓶身外包裝皆自成一格,此次的作業目標為改善百家珍系列醋的傳播不一致性為目標,並達到統一中求變化。

 百家珍 設計理念
販售商品為醋,在設計上以符合水律動感的方式作呈現。
每項設計圖因內容物不同作出程度上的變化,以梅子醋為例,其口感較為酸甜,所以選粉紅色加少許黃色作為總體底色的設計,商品名稱使用紅,黃兩色作搭配製造出律動感,梅子底圖與英文底字部分作淡化效果,以突顯商品名稱為首要目標,標語顏色基本上與商品名的使用色彩為同系列來作為呼應。
在最右邊的產品相關資訊上,皆以符合廠商原設計之要求,包含內容物的中英文成分,另外再加上建議售價,讓消費者明白定價多少的貼心設計。

 包裝結構設計
由於平身為圓弧狀的形狀,在視覺考量上將其切割為三面,

 一、主要展示面 呈現商品名稱
在易讀性考慮上,直式編排較橫式編排來的容易


 二、緩衝連結面 聯結展示面與資訊面
雖然為緩衝面,但仍可放置企業標語

 三、商品資訊面 不可少的商品資訊
條碼部分必須使用純黑白以利條碼機作業,在條碼上方直接標示價格,方便賣家在結帳時作核確的動作

進福花生糖 包裝改良設計

|
 原包裝



 改良後包裝



 作業目標
大灣進福花生糖之原包裝,有訊息的不一致性,在這次的作業任務,是要達到傳播的一致性。

 結構分析
原包裝傳達訊息:55年老店、進福、花生糖、大灣名產、芋冰、內容物及連絡方式。
原包裝的正面標題其注視性都同等強烈,較難以分辨何者為訊息重點,尤其是花生糖與芋冰之間,是賣糖還是賣冰,讓人不得其解;經由查證之後明白芋冰是該店創始人,而販賣商品為花生糖。

 設計理念
由於商品為舉辦宴會時所贈與的禮物,所以在設計方面以高價值、優雅性與低調的華麗作為其設計目標。

 訊息強度分配
進福花生糖的傳達程度為最強,作為商品名。
芋冰訊息程度為中等,有落款的效果作用。
大灣名產55年老店的訊息程度為中等,當作副標題使用。
內容物聯絡方式的訊息強度為弱,放在較不顯眼的側面。

 底紋選擇
選擇有蝴蝶(福至)與芙蓉(福榮)的圖作為喜氣象徵,與宴會所要營造的氣氛及"進福”的IMAGE吻合。

 特殊材質選擇
”進福 花生糖 五十五年老店”這組字體的印刷為浮雕金的特別色。
“芋冰”是以蝕刻感的暗紅色作特別處理,有落款的效果。
深紅色的框線為摺痕標示線,實際印刷時不會顯示。

課外作業一 傳播的不一致性

|
 作業要領:
到市場上找一個「行銷傳播不一致」的單品包裝或平面廣告,將其圖像上傳到自己的IMC部落格,並說明或列示:
1. 不一致的理由 2. 同性質可參考設計 3. 可以改善之道


 案例一 系列包裝
這裡採用由統一集團出品的系列飲品作為案例
(右起為 綠茶、烏龍茶、紅茶、茉莉蜜茶、檸檬紅茶、咖啡綠茶、阿薩姆奶茶)

 不一致的理由
1. 烏龍茶外包裝的 7-11商標百放位置為上面,與其他口位外包裝不一致
2 .咖啡綠茶的COFFEE GREEN TEA擺放位置為左斜,且COFFEE GREEN TEA下方的色塊使用兩種
3. 阿薩姆奶茶的ASSAM MILK TEA為正方形紅框,且使用字體屬於Times New Roman(篇中文字體的仿宋體)與其它使用的字體(篇中文字體的黑體)不一致
4. 綠茶與烏龍茶英文字為橫放,使用同一種系列外包裝,與其餘五種不一致
5. 當綠茶與烏龍茶使用類似包裝時,會使人產生烏龍茶是紅茶的錯覺
6. 紅茶、茉莉蜜茶、檸檬紅茶為類似包裝,與其餘四種再度產生不一致性,且紅茶的外包裝應予烏龍茶交換較為適當

 同性質可參考設計
在此舉出同為 統一企業集團所推出的豆漿系列作為參考
由上圖我們可以清楚的接收到這一系列產品是同一家公司所生產的,且擁有明確的風格版行的配置力求統一中求變化,且系列飲品擺放在一起時,並不會產生混淆

 改善之道
在系列商品中出現的不一致性,我們為求改善,我建議以一個標準版型套用在不同的罐身之上,在陳列時會有明顯的視覺強度,在這組外包裝中,以紅茶這組的閱讀性較為適當原因為下:
1. 英文名稱顯而易見,英文名接下來極為中文名
2. 使用原料(花材、茶葉)在下方有輔助效果
3. 且在冰櫃裡陳列時,可以清楚商品的內容


 案例二 海報設計
以瑞達行銷顧問有限公司((Correcta Design and Marketing)為其客戶所做之商業海報為案例分析

 不一致的理由
此為高科技3C商品之 無限基地台/路由器 的商業海報設計整體設計最大的問題點在於底圖的選擇,一位女性在白色的床單上,使用白色的NB,在高思模糊的作用之下,很難察覺出人物的動作。商品的擺放位置也不正確,應該位於視覺四焦點其中之一。主標語赴標的關係位置不對,標語(隨身攜帶、隨處上網)與底圖的NB鍵盤融在一起,閱讀性低,最後則是主打商品跳不出來。

 同性質可參考設計
在此選擇SONY VAIO 網站頁面之VAIO CR,雖光告主打為NB,但此設計有切重核心之效果,商品名稱及商品名稱型號明顯,主標在商品名之下,在視覺動線及焦點之下接符合設計原理。


 改善之道
1.產品型號無從得知,訊提過於繁雜,建議以VAIO為學習對象。
2.以VAIO CR這張圖作為藍本;將商品名、標語換成該公司之所有,無限基地台放置桌上,鏡頭網左側移動,人物向後退縮,製造景深效果,服務據點等小訊息放置最下方以不超過二行為原則,做這些更動的目的是為了使整體更府何社紀原理


圖片資料來源:可瑞達行銷顧問有限公司 SONY VAIO